栏目导航

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企业保底收购 三亚引种新品种辣椒带来哪些新启示?

发表时间: 2025-02-27 作者: 合作案例

  “新品种辣椒不错,自去年12月开始采摘以来已收入3万多元。”2月26日,在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的辣椒地里,村民蒲向东和妻子一边忙着采摘,一边高兴地说。虽然只种了3亩地,但是大约每隔一周就能采摘一次,并且有企业保底收购,这极大地增强了他继续种植的信心。蒲向东口中的“新品种辣椒”,正是博后村去年引进的樟树港辣椒的姊妹品牌阳雀湖炒肉辣椒。

  过去,得益于充足的光热条件,博后村产出的辣椒品质、品相一流,曾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近些年随着内地光温设施农业快速地发展,辣椒价格逐年走低,波动性慢慢的变大,既有品种和传统的产销模式已无法有效保障种植户的收益。

  “冬季种植辣椒是村民收入的大多数来自,博后村目前老品种辣椒种植培养面积有400多亩,以线椒为主。然而,市场行情报价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我们有这么好的天气特征情况,也许能试试新品种,探索更多村强民富的新路径。”了解到阳雀湖炒肉辣椒这一优质新品种,2023年,博后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魁主动与湖南阳雀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同年10月,博后村组织20多名种植能手前往该公司位于东方市的生产基地现场学习“取经”,听取基地专家的系统讲解,并在田间手把手学习辣椒种植技术。这让村民们开阔了视野,极大地提振了信心,并购买了一批种子进行试种。

  博后村引进的新品种辣椒阳雀湖炒肉辣椒。记者 符彩云 摄

  据介绍,与普通辣椒相比,阳雀湖炒肉辣椒具有皮薄肉厚、软糯鲜香等特点,同时该辣椒产量较高。“我们一家四口,每两人一组轮流来摘,长得好的辣椒,一个人一天就能摘4袋,有100多斤。”村民苏运清是首批试种新品种辣椒的种植户。除了线亩多的阳雀湖炒肉辣椒。

  三亚市吉阳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区制定了相关方案,鼓励罗蓬村、博后村、六盘村等一般户、脱贫户种植试点推广辣椒特优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区已在罗蓬村、博后村、六盘村3个村试点种植了阳雀湖炒肉辣椒200余亩,并促成各村与公司签订了种植收购合作协议,预计产量约500吨,预计产值约250万元。

  连日来,在位于罗蓬村的收购点,一袋袋翠绿的新品种辣椒经采摘后统一送往该处。“根据协议,公司按3元/斤的标准做保底价收购,春节期间涨到了3.5元/斤,15天结算一次。收购等级为精品和一级品。这还只是保底价,公司还会依据市场行情进行涨价。”湖南阳雀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蒋康说。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区收购产品近50万斤,兑现农户货款120余万元。目前辣椒田正处于盛果期,预计会一直采收到今年5月份。

  从种植传统辣椒到新品种辣椒,农民需要一定过渡期。而企业保底收购这一点颇具吸引力,通过对农户种植的阳雀湖樟树港辣椒采取订单式收购,以产销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销路问题,让农户更快开始新尝试。罗蓬村村民李亚梅说,“村委会帮我们引进,公司来收购,我们觉得很放心,庄稼不愁卖,我们的想法就是一心一意把辣椒种好。只要有保障,我愿意继续种下去,有机会还希望能扩大种植规模。”

  “罗蓬村目前推广种植150亩,对于管理得较好的农户,每亩地收益至少达到1万元。接下来还有两个月的采收期,我们仍旧是很期待的。”罗蓬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宋加怀说,村里还免费组织种植管理培训,企业派驻专人提供技术指导,并建立了微信群,与种植户们进行线上沟通,及时答疑解惑,帮助椒农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三亚市吉阳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和记者说,该区集中采购一批农资,一般户给予购买阳雀湖樟树港辣椒种籽的支持,脱贫户则免费发放种苗、滴灌带等农资。政府发放农资,农户降低了试种成本,底气更足了。支持公司进行规范化、规模化集中育苗,并“量身定制”配方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促进新品种辣椒稳产提质。通过这一些途径,椒农能够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和优质种苗,提高辣椒的质量和产量。

  博后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魁与村民在辣椒地里交流。记者 马子涛 摄

  “去年的洪水冲毁了100多亩的试种辣椒,目前博后村的种植培养面积并不大,主要在糖丰田洋和红光田洋,以小散农户种植模式为主。”胡魁介绍,下一步,博后村将筹划打造连片种植示范区,打造自己的分拣中心。同时正与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沟通,计划合作打造科技小院。

  博后村党总支部书记苏少洪表示,“后期我们会抓紧推广技术,搞好规模化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使他们的种植本领越来越强,增收更有保障。”

  吉阳区以发展精品农业为目标,采取企业“提供种苗、技术上的支持、保底收购”+“农户生产”的合作方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为广大购买的人的餐桌增添了更多健康的选择,还为农户拓展了新的增收渠道,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为培育吉阳特色的农业品牌夯实了基础。

  吉阳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要遵循市场规律,开发产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从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入手,开发新品种辣椒相关的加工产品,如辣椒酱、辣椒干等。不仅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新品种辣椒产业一直在升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今年海南辣椒种植培养面积扩大,加之天气特征情况适宜,辣椒产量大幅度的增加。然而,受市场供需变化、辣椒销售经营渠道受阻,价格低迷。

  “三亚市吉阳区引进樟树港阳雀湖炒肉辣椒并采用订单式农业模式,是应对传统辣椒种植困境的积极尝试。”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自由贸易港(区)专委会会长宋向清认为,这种模式通过与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销售经营渠道和收入保障。这种主动转变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还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提升了辣椒的市场竞争力,避免了因市场波动导致的滞销问题。

  宋向清表示,海南传统辣椒种植存在品种同质化、跟风种植等问题,导致市场饱和和价格暴跌。吉阳区的经验表明,引进优质、差异化的新品种并结合市场需求,可以有明显效果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订单式农业能够提前锁定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有力地保障了农民收益。这种模式为传统辣椒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海南传统辣椒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宋向清建议,一要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优质、差异化的新品种,同时也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育适合海南气候和市场需求的辣椒品种。二要积极主动地发展订单式农业,鼓励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按需生产,减少市场风险。三要完善产业链,海南辣椒产业以生鲜销售为主,缺乏深加工环节,导致抗风险能力弱。吉阳区的订单农业模式可以为产业链延伸提供借鉴,例如发展辣椒酱、干椒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同时,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储运能力。四要加强种植环节与市场的对接,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商超、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户直接对接。利用互联网直播、社区团购等方式,拓展销售经营渠道。五要提升抗风险能力,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和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加强气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对农民的影响。